【閱前知識】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適用的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為:鋼鐵(煉鋼、煉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建設,須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
2015年4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127號文件——《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這個文件的出發點是嚴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按照127號文件的要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這四大行業如果要新建產能,必須先獲得產能指標,實行等量置換;如果是在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的新建項目,則必須減量置換。產能指標的唯一來源就是已關閉的產能。比如投資者想新建一個電解鋁項目,那么他有兩種方式可以獲得電解鋁指標:一是通過關閉自己的老生產線獲得指標,二是通過花錢購買別人已關閉的電解鋁產能指標。
工信部的127號文件實質上是國務院2013年41號文件的配套文件,國務院41號文件《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被稱為史上嚴厲的過剩產業調控文件,其核心內容是被列入產能過剩的行業一律不得新增產能。我反復仔細研讀了工信部的127號文件,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有水平的文件,如果全國都嚴格執行127號文件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那么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四大產能過剩行業不可能出現新增產能,宏觀調控就會很快見效。可是實際情況卻給我們的政策狠狠地打了臉!僅以電解鋁為例,國務院宏觀調控文件41號文件出臺前,全國電解鋁產能為2800萬噸,到2017年4月底,全國內電解鋁產能已達4468萬噸,新增產能高達1668萬噸!這1668萬噸新增產能都是按照127號文件置換來的嗎?只要一算,答案就出來了。自41號文件出臺以來,全國永久關閉的電解鋁總產能有477萬噸,也就是說,這477萬噸已關閉的電解鋁產能滿打滿算全部用于置換,置換量也不到480萬噸,還有1191萬噸新增電解鋁是無法取得置換指標的。
實際情況則完全不是這樣!在477萬噸已關閉的產能中,真正用于置換的產能指標少得可憐——不到可用指標的五分之一。為什么?因為127號文件出臺之后,人們突然間發現,電解鋁產能指標竟是極其難得的珍稀資源!為了本省、本地區未來的發展,關閉產能的地方有誰會出賣自己的指標拿給你去異地置換?我就親耳聽到某省一位還算有責任心的官員說:為官一任,我沒什么建樹被人們認為是庸官倒也罷了,但我至少不能賣掉祖業讓老百姓罵我是敗家子吧!——瞧,電解鋁指標被官員們當成了祖業!因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127號文件本身是個好文件,但卻不好執行;然而,不執行的話,再好的文件也等同于廢紙!
不過,這回不一樣了?!肚謇碚D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656號文件)明確規定,2013年5月以后新建的違法違規項目以及未落實1494號文獲得產能置換指標的項目都是本輪清理整頓的重點“關照對象”。本次清理整頓分為四個階段,包括企業自查、地方核查、專項抽查和督促整改。方案特別強調,一經查實,違法違規的在建產能立即停建,違法違規已建成的要立即停產,隱瞞不報的要追究當事人和相關官員的責任——違規要行政問責,違法要刑事問責。對一個企業而言,41號文件出臺前的2012年底是多少產能,2017年6月底又是多少產能,5年間新增了多少產能,有多少新增產能是通過購買了指標置換而來的——這些企業自己清楚,業內人士都清楚。新疆已關停了307萬噸,前幾天又查出信發110萬噸,更大的漏網之魚這回還會再次漏網么?違法違規產能急劇增長導致產能嚴重過剩被害得過了多年苦日子的眾多企業在盯著,生產線已被關停的人在盯著,全行業的人在盯著,部委在盯著,媒體在盯著,社會公眾在盯著,誰也別想蒙混過關。正像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員所強調的:“地方官不可存在包庇心理,當事人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回到前面的話題,如果國務院的41號文件、656號文件不是廢紙,如果工信部的127號文件不是廢紙,違法違規和沒有獲得置換指標的新增電解鋁產能都必須進行清理整頓,那么,1668萬噸新增電解鋁產能出清的話,對市場的影響還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即便市場出現供需緊張的短痛,對行業持續健康長遠發展來說也是值得的。